在邵阳市大祥区人武部专程上门送来刘巾杰荣立三等功的喜报和慰问金时,刘巾杰的二伯连连感慨道:“刘巾杰克服半路出家、病痛折磨、怀孕生子等种种不易,成为火箭发射的‘金手指’,作为她的家人,我们感到由衷骄傲与自豪!”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今年33岁的邵阳籍女航天人刘巾杰果断地按下了红色的点火按钮。刘巾杰是文昌发射场发控台按下点火按钮的第一位女性“金手指”,也是一朵盛开在航天领域的军中绿花。
刘巾杰出生在邵阳市大祥区,在这里完成小学到高中的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由于数学理论和编程成绩优异,刘巾杰于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
刘巾杰的丈夫李帆在文昌发射场工作,不分昼夜的工作让李帆很少能有时间与妻子联系。两人分隔天南地北,常常聚少离多,对他们来说,那种分离的孤苦,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煎熬。
2014年10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并对强军兴军作出新的政治擘画,刘巾杰深受鼓舞。同年她首次到文昌探亲,李帆带她去参观火箭发射塔,刘巾杰为眼前的庞然大物所震撼,献身国防和航天事业的憧憬产生了“化学反应”。她回单位后立即开始申请调动,终于在2015年11月,如愿以偿迈进了文昌发射场的大门。
作为新人的刘巾杰,参与的第一次发射任务也恰好是文昌发射场的第一次发射任务,她负责数据处理。刘巾杰迅速进入角色,拿出当年高考的劲头。对航天领域不熟悉,她就找来一大堆岗位技术资料,一本一本地研究;理论学得差不多了,她又跑到现场,“缠”着同事请教设备原理;晚上回家后,她继续通宵达旦地学习,与时间赛跑。
“巾帼不让须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航天领域崭露头角,从迈向太空的宇航员王亚平、刘洋,到刘巾杰和她的女同事们,用自己的故事展现着女性力量。刘巾杰告诉记者,女航天人如果想要为外界所知,需要跨过三道难关。
第一道难关便是生理关。女性因为体力、生理等因素,更多时候会被安排到相对“轻松”的岗位上。刘巾杰骨子里邵阳妹子“霸得蛮”的性格被激发,决定突破生理上的限制。截至目前,文昌发射场共计执行了18次发射任务,刘巾杰参与保障17次,唯一错过的那次发射,是因为进了产房。
休完产假后,她轮转到了发控前端的岗位,这个岗位执行任务时,需要爬上16层的脐带塔。脐带塔到12层后,几乎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上去。刘巾杰因为产后未完全恢复,体重高达160斤,每天两次上下脐带塔使她的膝盖出现了严重的积液,刘巾杰自始至终没有喊过一声疼。
第二道难关是心理关。从最基础的数据处理到成为“金手指”,刘巾杰也曾有过自我怀疑,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经过思想斗争后勇毅前行。刘巾杰说:“如果在困难面前我找理由退缩了,我就没有办法证明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第三道难关是技术关。7年间,刘巾杰把控制系统每一个岗位几乎都轮了一遍,从数据分析及应用、处理,到熟悉火箭原理,她在每个岗位都表现优异,成长为负责人。繁忙的工作之余,刘巾杰还利用一切时间投入科研。刘巾杰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对每一个岗位的基础理论以及工作方法上的改进,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锚定目标勇毅前行
发控台作为火箭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有100多个按钮,每个按钮代表一条控制指令。4个显示器上有近300个参数和状态灯,每个参数代表了前端不同设备的状态。这不仅要求“金手指”对整套火箭测发流程了如指掌,更需要一种全局性思维。
此次火箭发射选择了“零窗口”发射,对刘巾杰来说是一种挑战。面对火箭发射任务,刘巾杰需要克服掉一切生理反应,当异常参数出现时,要能直接进入理智的处理系统。这样的冷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日积月累地锤炼。刘巾杰和她的同事在工作中秉持着这样一句话:宁可想到没遇到,不能遇到没想到。
7月24日14时21分,发射任务前的最后一秒钟。在01指挥员的指令下,刘巾杰按下了红色“点火”按钮,被称为“胖五”的长五B火箭拔地而起,搭载着问天实验舱,奔赴星辰大海,去外太空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
问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收官后,刘巾杰立刻投入到三个月后的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中。“我的下一个目标是早日成为控制系统的01指挥员,完成从‘金手指’这个控制系统女一号到全系统NO.1的华丽转变。”这朵盛开在航天领域的军中绿花在强军兴军的征途上又将一路披荆斩棘、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