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担负的许多任务属于陌生领域。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他这个年近50岁的高工当起了小学生,上至单位领导,下至刚毕业的学员,几乎把所有人问了个遍……”近日,西部战区陆军某部高级工程师王万明两次调整工作地、3次变换工作岗位,仍矢志不渝投身改革强军实践的故事,成为该部主题教育的鲜活教材,在官兵中引发强烈反响。
两年前,王万明原单位驻地从省会城市迁往茫茫戈壁。就在王万明将随单位举家搬迁时,一个在地方开公司的高中同学请他“出山”,并许以高薪。面对走与留的取舍,王万明坚定地选择了服从改革大局、服务强军大业。
今年3月初,王万明原单位接到商调请求:西部战区陆军某部因改革调整职能任务拓展变化,急需选调一名在某专业上素质过硬的技术干部。王万明闻讯后,考虑到自己在该专业方向研究较深入、实践经验丰富,便主动请缨。
调入现单位后,王万明从不因曾获多个科技成果奖项而以“技术大拿”自居。相反,他紧贴新的岗位需求加强学习,加班加点。最近,他还牵头组建团队,确立了新的研究课题,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带头揽起重任。与此同时,他积极引导年轻技术骨干正确对待进退走留,把精力聚焦到科研攻关上……
“投身改革强军大业,本身就是快乐的。”主题教育课上,在被问及是什么让他一如既往干劲十足时,王万明的回答简单而又真实。官兵评价他:舍小家、为大家,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党性觉悟;激情满怀、迎难而上,体现了革命军人的意志品格。
“改革强军难免牵涉个人利益,王高工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什么叫党员意识,什么叫军人责任!”课后讨论中,技术干部颜宏谈到,“党员就应该像王高工这样,不仅自己发光发热,还能带动身边的战友,为他们照亮前行之路。”
(编辑:吴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