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走基层开展分享交流活动的8名全军青年典型见到武警广西总队政委丁晓兵,请看——
两代典型的心灵碰撞
■许少川 本报记者 李兵正
丁晓兵,是个用左手敬军礼的军人。当年,战场上他右臂被炸断,单凭一条左臂将俘虏抓回来,荣立一等战功,荣获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他的英雄事迹强烈震撼了“中国心”,成了许多官兵心中崇敬的英雄。
八桂大地生机盎然,绿色军营激情澎湃。5月9日,赴西南方向走基层开展分享交流活动的8名全军青年典型来到武警南宁市支队,在登台与官兵共话责任梦想、交流成才体会前,他们见到了已成为武警广西总队政委的丁晓兵。
用匕首割下被手雷炸断的残臂、和战友一道拖着俘虏在丛林跋涉3小时……对丁晓兵的那段饱经硝烟洗礼的经历,8名典型都很熟悉。“那时大家一心想着完成任务,我的一个班长到牺牲时还保持着战斗姿势。和牺牲的战友相比,只失去右臂的我是幸运的。”谈及这些,丁晓兵十分平静,“这段经历也让我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有了更深思考。虽然我们无法把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通过不懈努力,去寻找一个拓展生命宽度和厚度的载体,创造出生命的‘高附加值’。这个载体,就是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强军征程上,“战场”无处不在。艇动三分险、生死一瞬间,海军372潜艇艇长易辉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突然遭遇水下“断崖”急速掉深的重大险情。现场听丁晓兵讲起那生死考验,易辉感同身受:“丁政委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担当。当年他和战友心里揣着那份神圣责任,在遇到危险时直面生死、无所畏惧。面对改革强军这场大考,我们一定要像丁政委那样,充满血性、勇于担当,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武警某团特勤连连长成林,曾在参加武警部队一次特战分队比武竞赛中受伤。他不顾头部缝了13针,伤口随时可能再次裂开的危险,在与地面垂直的绳子上连续向上跃起,最终打破武警部队纪录。成林最佩服丁晓兵身上的血性,他说,比武是战场,处置突发性事件、执行武装清查抓捕任务也是战场,我们要做一颗上膛的子弹,时刻准备用生命捍卫人民利益。
“荣誉不关系未来”,是居里夫人得到至高荣誉后的感悟。这些年,丁晓兵一直珍藏着一条沾着血迹的背包带,这根背包带是他的一次“耻辱”记录。那年,丁晓兵到连队担任指导员第二天,连队组织紧急集合。只有左手的他迟迟打不好背包。当他最后一个出来时,全连官兵早已集合完毕。为了练好打背包,丁晓兵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脚、嘴和左手并用,练得手指磨破了皮、嘴角流出了血,背包带和被子也是血迹斑斑。
丁晓兵说,这根背包带鞭策和激励自己:忘记过去,从零开始,用一只手创造一流业绩。
军体大队军事五项队运动员王堂林,已经在国际赛场9次夺冠。现在,她开始更多地做教练员这一幕后工作。王堂林很佩服丁晓兵淡泊荣誉、敢于挑战的勇气。她说:“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军旗的尊严,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一个样,再苦再累也值。”火箭军某旅营长钟歆明曾3次经历单位转隶,作为专业技术尖子,几次接受组织任命,到全面建设后进的营连任职。他说,改革强军是场硬仗,我们必须要端正心态,迎难而上,矢志打赢,让青春在追逐强军梦想中绽放。
两代典型心灵的碰撞,是一次感人至深的教育。交流结束,8名青年典型整齐起立,向丁晓兵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解放军报》2016年05月11日 02版)
(编辑:吴帆)
|